材料与设备检查:仔细检查速砼的品种、规格、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确保材料在保质期内且无结块等异常现象。同时,准备好搅拌设备、运输设备、浇筑工具(如灌浆枪、溜槽等),并对设备进行调试,保证其正常运行。
伸缩缝处理:彻底清理伸缩缝内的杂物、灰尘、松动混凝土等,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或空压机吹扫,确保伸缩缝干净、干燥。对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,应进行凿毛处理,凿毛深度为 5 - 10mm,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力。
设置模板:根据伸缩缝的尺寸与形状,安装合适的模板。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和密封性,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。模板安装应牢固,接缝处可使用海绵条或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。
搅拌操作:将称量好的原材料依次加入搅拌机中,先干拌 30 - 60 秒,使材料充分混合均匀,然后加入规定量的水,继续搅拌 2 - 3 分钟,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均匀性。搅拌过程中,应注意观察混凝土的状态,如发现异常,应及时调整配合比或搅拌时间。
运输与浇筑:搅拌好的速砼应尽快运输至施工现场,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,如混凝土搅拌车、手推车等,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离析。到达施工现场后,应立即进行浇筑,将速砼通过灌浆枪、溜槽等工具缓慢注入伸缩缝内,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,避免出现中断。
控制浇筑高度与速度:控制浇筑高度,避免一次性浇筑过高导致混凝土堆积、不密实。同时,控制浇筑速度,以保证速砼能够充分填充伸缩缝,且不产生过大的冲击力破坏模板或周边结构。
表面处理:速砼浇筑完成后,应及时对表面进行处理,使用抹子将表面抹平、压实,确保表面平整、光滑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伸缩缝,如需要设置防滑槽等,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相应处理。
养护措施:速砼虽然凝结硬化快,但仍需进行适当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增长和耐久性。浇筑完成后,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帘等保湿材料,防止水分蒸发过快。在高温天气下,还应进行洒水养护,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。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,特殊环境或设计有要求时,应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养护时间。
拆模时间:根据速砼的强度增长情况和施工环境,确定合适的拆模时间。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% 以上时,方可进行拆模。拆模过程中应小心操作,避免损坏伸缩缝混凝土结构。
质量验收:拆模后,应对伸缩缝的外观质量、尺寸偏差、强度等进行检查验收。检查表面是否平整、有无裂缝、蜂窝、麻面等缺陷;测量伸缩缝的宽度、深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;通过回弹法、取芯法等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。如发现质量问题,应及时进行处理,确保伸缩缝工程质量合格。